close

台灣新生報更新日期:2010/10/29 00:17 【記者萬博超/台北報導】


民眾對於含糖飲料中添加果糖似乎司空見慣,卻大都不知這類果糖幾乎都是利用基因改造玉米人工製造。台北市立聯合醫院營養部主任金惠民昨日指出,在細胞動物試驗中,顯示果糖有促進胰臟癌細胞生長之虞。


金惠民強調,冷飲店、賣場含糖飲料中的果糖幾乎不可能的是天然的,只有看到成分標明果糖,「通通都是人工製造的」,且有其經濟及現實因素。其保濕性、滲透壓高,抑制微生物生長,在罐頭、低溫、酸性飲料中安定,也是業界愛用的主要因素。


她解釋,飲品中的高果糖玉米糖漿(HFCS)是利用基因改造的玉米澱粉分解,加工成為葡萄糖和果糖的綜合體。目前應用最廣的55%高果糖玉米糖漿,以700西西的全糖飲料來說,每杯使用人工果糖成本約1.5元左右,比起天然蔗糖,相對便宜。不過一杯就含果糖約70克,而每份蘋果的果糖才10.7克。


金惠民說明,國際研究顯示,6-14歲學齡兒童攝取過多果糖,其體內「壞膽固醇」顆粒體積變小,日後造成動脈硬化風險較高。此外,人體多數細胞的果糖轉運蛋白含量低,代表細胞不容易直接運用果糖,很容易轉換成三酸甘油,在肝臟堆積。


若干研究甚至顯示,果糖促進癌細胞的分化。金惠民指出,最新的研究顯示「癌細胞能輕易新陳代謝果糖,以促進增殖」。2008年胰臟癌細胞實驗研究也初步發現,胰臟癌細胞代謝果糖的速度高於葡萄糖,因此,過量的果糖也可能會誘導胰臟癌細胞分化,因而促進胰臟癌細胞生長。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hoangogo 的頭像
    hoangogo

    台北板橋 ~禾安診所~ 洗腎中心

    hoangog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